×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东方龙腾

31 抢钱啊!

31 抢钱啊!

果然,一天下来,这十人一个个叫苦不迭。

拉人力车一点也不比汪鼎杰的魔鬼训练轻松,而且还得给客人们陪着笑脸,不能有任何怨言,客人们说往哪就得往哪跑。

这些跟着师父身边干过“大事”、平日鼻比眼高傲得不行的小伙子们哪能受得了这些委屈。

好不容易熬过去三天,等到轮换的时候,已经知道拉人力车是一件苦差事的徒弟们开始一个个往回缩。

没辙,汪鼎杰只得抽签安排了。抽中的队员一脸苦逼,没抽中的欢呼雀跃。

汪鼎杰觉得挺纳闷,既然拉人力车这么锻炼人,民国时有成千上万拉黄包车的人,怎么就没出个把马拉松高手呢?

其实啊,民国时很多大城市都有成千上万的黄包车夫不假,可是他们也不是从早到晚一刻不停地拉人,拉拉歇歇,而且也不大可能跑很远的路程。再说了,即使有这样的人才,一来没有系统、科学的训练,二来也没有伯乐去发掘培养。

汪鼎杰当然不愿这么糟践弟子,赶紧从运输队、施工队挑选出一批脚力好的弟兄,并许以他们高出一倍的薪资前去人力车行。

好歹是熬过了十天,人力车行正式营业了。

由于此前试乘时,场面很火爆,胡澄涵判断人力车的市场前景一定不错,于是决定将红包车的起步价和每里单价定得高点:三里以内起步价五文钱,超过三里每里地加一文钱。

事实证明,胡澄涵的这个决定很失败。

愿意出这个价的主家里基本都有了代步的马车,有些甚至购买了新式马车。绝大部分上海人问过这个价钱以后,十个有九个咂咂舌,剩下一个脾气火爆的张口就骂:抢钱啊。老子宁愿走着、跑着去活动活动筋骨,也不愿出钱雇你去活动筋骨。

当然,人力车行也不是一点生意都没有,比如,在码头蹲点的车夫一日下来收入就很不错。

因为,南来北往在上海短期停留的商人们不会带着马车上路,临时办点急事啥的走着去太远,雇辆马车又犯不着,这些商人大多也不在乎这点钱,于是,人力红包车这种时髦新奇的玩意就成了他们很好的短途交通工具。

机灵的人力车夫很多发现了这一奥妙,商量好每日分头在码头、江海关、高档客栈、酒店、烟馆、窑子附近蹲点等生意。

这些乘坐人力车、穿着讲究的商人们成为了人力红包车的流动广告,很多人由驻足观望到花钱小试尝鲜,再到习惯于这种新奇的出行方式

眼看着红包车的生意慢慢火了起来,10辆人力车根本忙不过来,方华源又紧急生产了40辆人力车投放市场。

看到设计生产的几种车型都是一炮打响,方华源美得不行,闲下来就骑着那辆改造过的两轮车到处转悠,隔三岔五骑到码头坐渡船过江去找三妹。

方华源的借口居然是三妹家里地太多,家里没男丁,徐叔徐婶一家忙不过来,他得去帮帮忙。

之前筹建各个工厂,方华源忙得不可开交,他没好意思提起去看三妹,现在闲下来了,胡澄涵和汪鼎杰也就不好意思去坏他的好事。

可是,堂堂一个大公司的二掌柜,三天两头离了公司过江去私会妹子,影响很不好。再说了,万一这工厂里遇到什么技术上的难题,别人解决不了,那可就要出大事了。

说白了,这公司离了谁都行,就是离了方华源不行。

一日,方华源刚刚从江对岸喜滋滋地回到武馆,胡澄涵和汪鼎杰正眼巴巴地等着他呢。

方华源看见两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赶紧把两轮车搁在墙根下,赶紧过去坐在八仙桌旁。

“华源,这样下去可不是个办法呀,离革命成功还远着呢,咱们得努力努力再努力啊。像你在这样,成天把心思放在三妹身上那哪行。”胡澄涵皱着眉头说道。

“哦,知道了。”方华源小脸一红,赶紧埋头吃饭。

“诶,华源,三妹是不是满16岁了?”汪鼎杰笑嘻嘻地问道。

“嗯,不清楚啊。好像是满了。”方华源嘴里嚼着饭,含含糊糊地回道。

“那三妹可以嫁人,有人上门说媒了吗?”

“嗯,什么,说媒?没有吧?”方华源顿时警觉起来。

“在这个年代,像三妹这么大的姑娘,早可以嫁人了。要不我和鼎杰代表家长,择日去徐叔家提个亲,帮你早日把三妹娶过来妥了,把你这小子的心好好栓住,老老实实地搞研发和生产。”

“不成不成,三妹还没到法定结婚年龄呢。”

“法你个头呀,这是在大清朝好不好,三妹爹娘没意见就成。这事我和老胡两人做主了。你小子就等着做新郎官吧。”

“这,这,不好吧。”方华源扭扭捏捏地说道,心里早乐开了花。

第二天,胡澄涵果然代表方华源的家长,亲自带上厚礼上老徐家提亲去了。

其实,老徐家早就把方华源当作天下掉下来的女婿了。他们还不知道,这女婿果真是天上掉下来的。

自从汪鼎杰把方华源领走后,老徐头就成天盼着胡澄涵上门提亲,可以左等右等都不来,其他上门提亲的媒婆把门槛都快踏破了。

老徐头常嘀咕着,闺女眼看着大了,那个胡掌柜怎么还不上门提亲呢?

一天,正念叨着,胡澄涵乘着一辆马车,带着一辆马车亲自上门来了。

现在的胡澄涵也算是上海县响当当的人物了。他乘坐着气派的新式马车,带着另外一车的聘礼,派头十足地上门为三妹提亲,为老徐头挣足了面子,老徐头、徐大娘乐得好几天嘴巴都合不拢

剩下的事情,就是双方家长择个良辰吉日成亲。

成家成家,得先有家啊。

胡澄涵和老徐头商议好,马上给方华源修个大宅院当作婚房,等婚房建好了,就娶三妹过门。

方华源一直住在洋泾帮的院子里,总不能成家以后让三妹也和汪鼎杰的徒弟们生活在一个院子,让那群荷尔蒙旺盛的小伙子们天天流鼻血事小,天天晚上去听窗根,早上爬不起来没法练功了那可不行。

大东亚公司如今不差钱,汪鼎杰干脆安排人手为方华源和胡澄涵各修了间两进的宅院,把武馆的土坯院子也一并改成了三进三出的大宅院。

另外,汪鼎杰索性为一些帮内和公司骨干一起置地修了砖瓦房,还修了一排砖瓦房作为公司里未成家员工的集体宿舍。

一时间,英租界以北靠近苏州河南岸一带,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苏州河南岸,靠河的第一排,则是大东亚公司的工厂。

再往外一点就是大东亚公司修建的一排排宅院。

紧黄浦江西岸的那一溜,则是一排已建成和在建的洋行,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商人们来到远东这片沃土淘金。

这样一来,泥瓦匠、木匠就严重不够用了。不关是工匠不够用,就连一般的小工都不足。

这么大的工程量,上海县原有几个砖瓦窑生产的砖瓦很快供应不上了,于是大东亚公司与那个用残第一辆新式马车的砖窑杨掌柜合资在苏州河北岸建了个砖窑和石灰窑。

一个月后,方华源成功试制了水泥,公司独资建了一个小型水泥厂。

水泥的生产工艺很简单。早在1824年的时候,英国建筑工人约瑟夫·阿斯谱丁用石灰石和粘土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后,在类似于烧石灰的立窑内煅烧成熟料,再经磨细制成水泥。再此之前,更简单的办法是将石灰和粘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就可以。

由于水泥产量有限,先用来加固房屋地基和修建一些工厂的特殊设施。比如,炼焦副产品----焦油储存罐,方华源知道,焦油的用处很大,只是目前还用不上,又不能乱排放污染环境,只能先设法储存起来。

按照胡澄涵的设想,等水泥达到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准备在市场上销售的之前,就在苏州河入江口附近建一个气派的钢筋混凝土大楼作为公司总部,顺带为水泥推广打广告。

方华源这桩喜事轰动了整个上海县,上海滩的最大人物宫慕久和巴富尔,租界里的那些洋行老板、大班以及那些想早点拿到新式马车的土豪们纷纷到场进献贺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